朝代更替下的飲茶方式隨著朝代的更替,飲茶方式是怎麼變化的呢?
我們現在飲茶稱“泡茶”,那麼以前呢?
氏族社會,我們的飲茶方式是“吃茶”。
顧名思義,就是首接將鮮茶葉采摘下來吃,但是茶葉生吃異常苦澀,所以我們會加入簡單的調料拌在一起吃,調和茶葉的苦味。
春秋時期,我們的飲茶方式變成了“煮茶”。
人們將茶樹的枝條和嫩葉一起放在水中燒煮,把茶葉像煮菜葉一樣煮成菜湯,因為“菜湯”苦澀,所以被叫做“苦茶。”
《膳夫經手錄》記載:“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
秦漢時期,我們喜歡將茶葉調煮,羹飲,將搗碎煮熟的茶葉與飯菜調和,這樣既可以作藥用解毒,又能補充營養。
西漢時期,我們開始改良粥茶法,在茶葉與飯菜調和時會加入“蔥、薑、棗、橘皮、茱萸、薄荷”一起熬煮,想通過佐料來調節茶葉的苦澀,但是這並冇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到了晉代,人們己經把茶葉碾成粉末熬煮。
飲茶之風慢慢進入上流社會。
到了唐代,“末茶法”開始盛行,將茶葉磨成粉末,那個時候“末茶法”流傳到扶桑。
日本人對“末茶法”很推崇,後稱之為“抹茶”。
唐代,茶開始興盛,也有了“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
此外,唐朝開始將茶葉通過“采”、“蒸”、“搗”、“拍”、“焙”、“穿”、“封”七道工序做成茶餅。
在春季的晴天清晨還有露水的時候采茶,放進專用的甑釜中“蒸”煮,蒸後用杵臼“搗”碎,再把它“拍”製成團餅“焙”乾,最後將茶餅“穿”起,“封”存。
在唐代後期,出現“點茶”的飲茶方式,人民將茶末置於茶盞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待水煮沸後,再持茶瓶注入茶盞中衝點,也就是“點茶法”。
晚唐蘇廙的茶書《十六湯品》、唐代皎然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有相應記載。
宋代是茶的巔峰時代,到了宋代,國泰民安,經濟文化同步發展,當時開封人傑地靈,商賈雲集,當時出產的茶葉己有200多個品種,茶葉成為王公貴族彰顯身份地位的象征,茶之珍也體現得淋漓儘致,而皇家的貢茶最具有代表性,皇家貢茶“龍團鳳餅”、小“龍團鳳餅”、“龍團勝雪”等隨之而來,達官貴族以及平民百姓之間均出現了“茶會”、“茶宴”、“鬥茶”。
從元代開始,飲茶方式就轉變成了“泡茶”。
元代是蒙古人統治下的朝代,是少數民族占主導地位的朝代,馬背上生存的蒙古人生性豪放,性格淳樸,不喜歡繁文縟節,精細的飲食和飲茶對他們來說是“野豬吃不了細糠”。
因此,當時雖然保留了團茶作為貢茶進貢品的禮節,但是很多蒙古人還是更喜歡喝散茶,所以在當時茶葉的飲用方式從承繼兩宋、遼、金三代的以點茶法變成了更適合散茶的沖泡方法-“泡飲法”,也就是首接用開水沖泡散茶,“泡茶的飲茶方式也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