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撿菌子、挖竹筍,還有意外驚喜

回到土地廟,魏宜和魏夫人正在忘昨天鋪的墊子上加鋪稻草,看到魏靈回來,魏宜趕忙過去把鋤頭接過放下:“給阿姐拿,你纔剛好彆乾這些。”

“阿姐,你們這些稻草是哪來的?”

魏宜到了碗水遞過來,“是住在村口的林大嫂拿過來的,今早在牛車上聽咱娘說了這天氣潮濕,土地廟的墊子不厚,怕地板濕氣透上來回頭生病,這不下午她就送過來這些稻草。”

魏夫人這會鋪好了床也出來,“阿靈,你病還冇好全,彆亂跑。”

經過兩天的相處,加上原身的記憶,魏靈己經大概知道了這兩人的性格脾氣,魏夫人出生名門,出嫁後與丈夫琴瑟和鳴,性子單存善良,但是需要個主心骨給她依靠的嬌弱貴婦人;而魏宜成長環境幸福,琴棋詩畫樣樣精通,倒是個怪有注意的姑娘,但是到底是從小養尊處優,且十幾歲的小姑娘,在家裡出了事後也是慌了手腳。

魏靈明白自己就是要成為這個家的主心骨,“阿孃、阿姐,我聽楊大娘說現在山上有竹筍冒尖,還有野菜可以挖,所以我想去挖些,而且咱們也需要拾些柴火來燒的。”

“那咱們一起去吧,阿孃你在家歇著。”

魏宜說著拿起剛放下的鋤頭,二人就出門往後山走去。

二人進山冇多久,魏宜拉了拉魏靈的袖子:“阿靈,我不認識野菜。”

魏靈笑了笑:“阿姐,我倒認得一些,之前在父親的書房中讀過一本記載農事的書籍。”

想到魏靈總愛去翻閱父親收集的一些民間誌怪書籍,還愛在上麵做標記,冇少把父親氣的吹鬍子瞪眼,魏宜也笑了起來,二人手牽手繼續往裡走。

“哎喲。”

魏靈一個趔趄,差點摔倒,低頭一看:“阿姐,你看這是竹筍,我們挖了吧。”

說著二人便放下籃子,拿起鋤頭。

魏靈輕揮鋤頭先筍子生長的方向把竹筍附近的泥土輕輕撥開,待露出竹筍根部後再一鋤頭下去,由於力氣太小,鏟了三下才把筍剷斷,筍子離土,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竹香。

在場的兩個人都是第一次挖筍,興奮地抱在一起,魏宜把筍裝進竹籃:“阿靈,你真厲害,阿姐都不如你,走吧咱們再去找筍。”

說著興奮的往前走。

魏靈觀察者西周:“阿姐,咱們往左邊走,那片竹林茂盛,竹筍會更多。”

二人往左前進,魏靈按照前世在網上看的方法找了幾處土壤比較疏鬆的地方,都收穫了竹筍。

二人意猶未儘的往深處走出,突然魏靈的目光被一個在前方土壤中悄然冒出的微小紅色斑點所吸引。

她加快腳步走近,靠近後,驚喜地發現,那竟然是一朵鮮豔的蘑菇,它應該是趁著雨後的濕潤氣候破土而出的,而且根據魏靈的判斷這應該是可食用的紅菇。

魏靈內心的喜悅如同泉水般湧出,這紅菇味道甜美,在現代賣的還不便宜呢。

於是讓魏宜一起把附近能看到的都采了,一共得了有小半籃子,加上之前挖的竹筍,小竹籃己經裝不下了,二人提著籃子和拾的一捆掉落的樹枝,意猶未儘的往回走。

二人也冇首接回土地廟,而是打算先去附近的溪邊把竹筍和蘑菇清理趕緊。

小李村是挨著一條溪建村的,村裡人平常都是沿著溪流浣洗衣物和洗菜,兩人在溪水邊把紅菇全部拿出來,又把竹筍的殼剝了,然後拿過去清洗。

魏靈想著去薅一些青草用來擦洗紅菇,正在她拿柴刀割草的時候看到河邊一從長得有些像薄荷的綠草,她想著摘些回去,薄荷泡水可以用來漱口,割下一把後,她發現了一些不對勁,放在鼻尖嗅了嗅。

魏靈發現自己今天運氣有點好,先是發現一大片紅菇,現在又找到了能做糧草粉的涼草,她趕忙用刀把附近能看到的涼草都割了,一起拿到溪邊清洗。

看到她抱著一大捧野草回來的魏宜,非常疑惑:“阿靈,你割這麼多野草乾嘛,洗蘑菇一把也就夠了吧。”

魏靈獻寶似得把涼草遞到魏宜麵前:“阿姐,你看,我找到了涼草,過幾天天氣熱了,我們可以做涼草粉吃。”

“涼草?

這是什麼?

涼草粉我從前亦未吃過,這也是民間美食或者是這嶺南地區特有的美食嗎?”

魏靈想著魏宜她們一首生活在京城,古代交通不發達,可能確實冇吃過涼草粉,於是笑到:“阿姐,這涼草粉清涼解暑可好吃了,到時候我教你做。”

“嗯,天色快黑了,我們快點洗完回家去,彆讓阿孃擔心。”

魏靈教魏宜用青草輕輕地清洗紅菇,然後自己把涼草洗乾淨,二人配合很快就收拾完了,迎著快消失的夕陽一起往土地廟走去。

到達的時候,看到魏夫人正站在門口抬眼往外望,“阿孃,我們回來了。”

魏靈把東西放下就走到簡陋架起的鍋邊,邊說邊摸摸肚子:“阿孃,你煮什麼好吃的了,我都餓了。”

魏夫人在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就開始動手把飯做好了,她走過去摸了摸魏靈的頭:“餓了,就去外麵淨手過來吃飯。”

小李村的人平常浣洗是到剛纔魏靈她們洗東西的溪邊,但飲用的是山上引下來的山泉水,從山上開始挖渠,在小渠上麵都蓋有石板,泉水渠儘量經過了每戶人家,土地廟離山上近,在前院用乾淨的石頭堆砌了一個小水潭,魏靈她們拿打水的瓢舀了水洗手,然後進去吃飯。

晚飯是一人一碗濃稠的米粥,和一鍋豬油渣炒菘菜,幾人吃完後,魏宜搶著去洗碗,魏靈便把紅菇和涼草拿出來放在堂屋簷下沖洗乾淨的石板上晾曬,心裡盤算著改天要找楊大孃家的李根叔幫忙做幾個竹匾用來曬東西。